据《南方日报》报道,梅州市通过完善各层级足协组织、吸引社会资金、出台奖补政策等措施,促进了当地足球水平的稳步发展。
今年梅州市足协完成换届选举,进一步完善了内部治理,成立专业公司负责体育、足球专业技术服务,进一步提升足协市场化、专业化能力。如今,梅州已构建起“市县镇村片”五级足球组织,市、县以“足办、足协、足校”为主体,同时向镇、村、片延伸。全市镇级足协达65个,六成市镇(街)拥有自己的足协组织。
为破解基层足球发展经费不足的问题,让更多的社会资金资源流向足球,梅州坚持打开大门发展足球,发动鼓励乡贤、企业家参与职业足球、社会青训、足球赛事、场地建设等,市、县两级成立了足球发展基金会,有力推动了梅州社会足球发展。
要发展基层足球,场地建设不可少。近年来,梅州通过出台和落实场地建设奖补激励机制,加大县、镇、村足球场建设的推进力度,不断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建设足球场地的积极性,建成了梅县曾宪梓体育场、五华奥体中心体育场等主要场地,以及五华横陂足球小镇、梅县富力足校主要基地,打造了爱奇、九天等一批“群众身边的足球场”,有序推动开放运营。截至目前,全市共有1034块足球场,平均每万人拥有2.6块。
对于基层足球发展而言,纵使有了足球场地,没有人气也只能荒废,专业人才短缺是一大困难。如何破解这一困境,梅州拿出了解决方案。出台足球人才“金靴工程”,大力实施名宿、梅州籍职业球员回归家乡发展足球计划,引进高水平教练、裁判、管理人才,招纳贤才。
“在梅州市足球协会注册且在梅从事足球工作5年以上的足球裁判员,新获得国家级、国际级裁判员证书的,分别一次性给予2万元、5万元奖励……”梅州市足球协会副主席、秘书长温启龙介绍说。作为一个山区城市,梅州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远不及珠三角等发达地区,但在发展基层足球中愿意拿出真金白金来吸引人才回归,足见其诚意与决心。
近年来梅州大力实施足球青苗青训“双青”工程,深化“体教 社会”融合,一批优秀的足球后备人才脱颖而出。据统计,目前全市共培养了1.3万名后备人才,培养各级别教练员1787人次,裁判员3310人次,其中有8名国家级足球裁判员,培育发展社会足球指导员390名。去年以来,共有61名青少年球员进入国家级青训基地集训,其中2人入选国家少年队。
刘殿座发文:2023年有很多不如意和瑕疵,但感谢武汉球迷的包容
业内人士谈俱乐部生存:现在不是真正的底部,未来两三年或更难
武汉三镇明年预算1.5-2亿,有两家企业正在洽谈
0奖金国足今晚若赢韩国无奖金上届世预赛赢球奖高达1200万
中韩之战数据对比:总身价1100万欧VS1.8835亿欧,海外球员数1-14
博主:国安准入被告知需补交材料,但整体看通过准入问题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