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公兵 刘博
年底的三亚,微有凉意,却挡不住中国体育惊喜杯环海南岛国际大帆船赛最终举办带给帆友们的温暖。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第十一届海帆赛得以举办,殊为不易。进入新十年,这个“中国第一离岸帆船赛”有了新的畅想。
疫情下,抓住机遇期
“9月之前,我们没有想过今年还能举办。”海南环海南岛国际大帆船赛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晓华说,“到了9月,很多船队咨询,大家参赛的意愿很强烈,这也促使我们去推动赛事举办。”
陈晓华认为比赛能举办是因为国家整体防疫工作做得好,“大环境具备了,我们再做一些必要保障措施就可以了”。
赛事副总指挥刘平久说,虽然疫情带来了冲击,但也带来了机遇。国内体育消费需求无法输出,必然要在国内找出口,海南应当抓住这一机遇。
“东方市一个高空跳伞俱乐部火爆到要提前一个礼拜预订。”他说,“机遇期稍纵即逝,必须牢牢抓住,把产品做精,把业态固化,将消费群体留在国内。举办海帆赛也有这个考量,国内去东南亚等地跑船的很多,我们为这些群体提供帆船产品和渠道。”
全环,突破性探索
今年是海帆赛首次实现全环不停靠。3日,长桥建设队率先冲过终点线。虽然因为各种原因,并非所有船队都抵达终点,但全环不失为一项新探索。
长航的第一个夜晚,海上阵风超过35节,许多船员感受到挑战。“航海不能只是和风煦日,经历大风大浪的考验,对提高个人航海认识、丰富人生经历,是很重要的补充。”第一次以船员身份参加海帆赛的中帆协秘书长刘卫东说。
陈晓华说,实现全环是海帆赛的既定步骤,虽然难度提升,但其目的是满足帆友的精神追求,满足个人成就感。
人才,体教融合中培养
今年海帆赛海口赛段的OP场地赛中,不光深圳、厦门等沿海城市,内陆的南京、徐州等地也有选手参赛。
在奥运冠军徐莉佳看来,帆船人才的培养重在青少年,希望俱乐部能更多走进校园,通过更多赛事让青少年体验帆船乐趣。
培养体育人才的瓶颈之一是缺乏教练,青少年领域更是如此。海南鼓励帆船运动员办俱乐部,积极推动“帆船进校园”。
“帆船在海南受欢迎,运动员退役后就业前景不错,到俱乐部当教练、到高校当老师,行业整体有发展,个人待遇也能保证。”刘平久说。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海生活帆船队·海口号船长邢增乐说:“学校2013年设立体育休闲专业,我从海南省帆板队‘转会’到学院任教,并组建大学生大帆船队。每年该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国内帆船、游艇俱乐部抢着要人。”
为创新体教融合模式,海南将以“一核多点”方式建设国家体育训练南方基地,“一核”是综合性体育训练中心,与海南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共建共享,“多点”是每个市县建设1-2个基地,涉及不同体育项目,依托这些“点”来提升。
“我们把体校和基地有机融合,通过基地带动体校体育教学训练水平,通过与教育部门合作来解决文化课问题。同时,这些‘点’还面对普通学校,共享体育教学训练资源,普通学校的文化教育仍由各校负责。”刘平久认为,这一来将改变体校“圈养”模式,二来将助力解决高水平体育师资短缺问题。
“以往一所普通(中小)学校就三五个体育教师,要教多个体育项目,但体育讲究专项技能,‘全才’教学只能教皮毛,难以让孩子拥有一两项终身掌握的体育技能。计划依托体教融合点,让各专项体育老师、教练跨校教学,强调专业化。”
中帆协主席张小冬认为,体教融合要真正落地尚需具体实施办法,中帆协计划和中学生体协推出帆船赛事,进一步完善青少年竞赛体系;青少年培训体系有望在年底推出,让更多青少年在踏入帆船门槛前有一个规范培训。
新十年,新期待
业内人士分析,自由贸易港政策将加快海南帆船基础设施建设,吸引优质船只制造商和设备供应商落户海南,培养一批专业帆船产业人才。
海帆赛也将借此契机谋求更大发展。
刘平久说,海帆赛创办伊始的目标就是成为百年赛事。第一个十年,海帆赛已进入世界帆联赛历,成为国内第一离岸赛。新十年,首先要进一步扩大规模;其次将吸引更多国外强队参赛,提高比赛质量;第三,丰富航线设计、比赛内容、赛事种类;第四,衍生出产品交易、制造类专项博览会等更多形态,对体育产业、体育旅游做出更大贡献。
陈晓华说,海帆赛第一个十年属于婴儿期,从诞生到蹒跚学步,未来十年是成长期,“变得更有品格,文化内涵不断丰富,扩大国际影响力”。(完)
记者:国奥11月热身首选亚洲同年龄段球队,泰国参赛意向很浓厚
水庆霞再招涂琳俪,已征召8位留洋球员备战奥预赛
888!梅西预计获第8座金球!第8次中国行!8日在中国比赛!
韦世豪:三镇卖外援求生做得特别对,日韩球队都靠卖球员维持经营
王霜:一直想帮中国女足变更好,只要国家队需要我随时都在!
青少体质面临严峻挑战 体适能教练受体育老师热捧